培根说,读书足以怡情,足以博彩,足以长才。怎样读书,党员干部才能怡情、博彩、长才呢?从过往的读书经历来看,重在“三贵”。
贵“博”,读书应博采众长 。看书兴趣要广泛,不能偏废,哲学、政治、经济、历史、文学、军事等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书籍都要有所涉猎,包括报纸、媒体、网络新闻要经常浏览,犹如蜜蜂采蜜,采过许多花,才能酿出甘甜的蜜来。倘若只看一个方面、一个领域的书,或某一个人的著作,叮在一处,所得就非常有限,就不能获得众多优点,党员干部就会有知识面不宽、视野不开阔等“营养不良”和“能力缺陷”。康熙皇帝嗜书好学,博览群书,词章、声韵、历算、律吕、自然科学等,无不涉猎,孜孜不倦之精神亦堪称道。晚年自认为治理天下50余年,尚无大过,均为书籍之赐。时光易逝,人生有限,博览群书绝不是滥读。不滥读就是不论何时,不跟风,不盲从。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,切勿冒然拿来读,慎重选择每一本要读的书,重点去读自己所热爱的,或者工作需要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。
贵“精”,读书应精耕细作。书有可浅尝的,有可吞食的,少数则须咀嚼消化。有的只须读其部分或大体涉猎,少数则须全读、精读。遇到好书,要肯下功夫,不仅读,还做笔记;不仅读一遍两遍,还要读三遍四遍,笔记上不断地添补,才能提高认知,拓展思维,增加知识能力储备。比如组工人事干部,党的重要理论成果、党性修养知识、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、《党章》、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》等,必须用“读书破万卷”的精神研习。读书不能囫囵吞枣,必须质疑思辨,全神贯注,孜孜不倦。思辨就是不尽信书上所言,不存心诘难作者,不寻章摘句,推敲细思,坚持不懈。遇到晦涩难懂的必读书,实在读不下去,可以先放放或跳过这一章节读,或过一段时间捡起来再读,循序渐进攻破。当然,读书也要讲究效率,对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的书,只需读摘要。
贵“通”,读书应融会贯通。读书不是死读书、读死书,而在于触类旁通、学以致用;党员干部读书不能囿于书本的框框,更不能犯“教条主义”,既要深入书里,又能跳出书外,用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同一事物或问题,不同的事物或问题又可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注解。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谈到的人生三境界,与朱熹的读书三过程亦有相通之处:读书,始读,未知有疑;其次,则渐渐有疑;中则节节是疑。过了这一番,疑渐渐释,以至融会贯通,都无所疑。特别是第三个境界,似读书经过多次思考、多年磨练后,明察秋毫,豁然领悟。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功夫,是读书的厚积薄发,亦是融会贯通。融会贯通,还利于取长补短,补党员干部智力、认知的先天缺陷,弥补能力、经验的后天不足,这样去读书,才能真正达到怡神旷心、增趣添雅、长才益智。